2020-12-07 10:06 編輯:今日西藏昌都 來源:昌都發布 點擊:
志智雙扶穩就業
丁青縣丁青鎮仲佰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把“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與脫貧攻堅工作緊密結合,通過入戶宣講,逐步引導群眾轉變觀念,增強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
仲佰村變化最大的村民,要數王貴友。
“以前啥事也不做,只喜歡喝酒。”王貴友說,加上妻子體弱多病,兒子上學,家里經濟很困難。2015年,他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戶。
時任駐村工作隊隊長次仁旺堆了解情況后,多次到王貴友家講解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引導他靠雙手致富。
在次仁旺堆的幫助下,王貴友改掉了酗酒和懶惰的毛病,2018年在村砂石廠找到工作,月收入3000元。他的妻子達措也通過村婦女手工班掌握了編織技藝,年均增收1萬余元。
今年5月,王貴友又到磚廠搬磚,一個月能掙5000多元。“國家幫扶著自己,自己也要努力,才能把生活過好。”他說。
我市堅持“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扶貧、檢驗黨建看脫貧”的理念,始終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保證,不斷建強基層組織堡壘,加強扶貧隊伍建設,拓寬群眾致富門路。
同時,不斷推進轉移就業脫貧,創新“1+N”軍旅式培訓模式(“1”即把軍旅式培訓貫穿各項技能培訓始終,“N”即訂單式、定向式、企業代包、基地協會、干群聯動、“互聯網+”等各種培訓方式相結合),讓每戶建檔立卡戶至少有1人通過培訓實現就業,并對全市建檔立卡戶中具有勞動能力的實行臺賬管理,促使就業意愿、就業技能與就業崗位精準對接。
2016年以來,全市累計培訓建檔立卡群眾4.61萬人,2.92萬人通過穩定就業擺脫了貧困。
醫療教育有保障
去年,昌都市醫療保障局掛牌成立,整合了原人社局基本醫療保險、原民政局醫療救助、原衛生局合作醫療等醫療保障職能。
整合后,我市將原新農合大病保險的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統一提高至6萬元;經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對符合大病保險賠付規定的醫療費用,按保險合同進行賠付,年度最高賠付限額為 14萬元。
同時,住院報銷比例提高,新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可在50%-95%之間;將原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定點管理范圍,參保人可在全市自主選擇就醫醫院,不再需要辦理轉診。
我市大力提升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圍繞“三不出、兩下降、一提升”目標,“十三五”期間投入24.69億元實施市創三甲、縣創二級、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和村(居)衛生室提質改造工程。
據統計,五年來,我市累計報銷基本醫療、賠付大病保險、兌現醫療救助等資金47731萬元,基本阻斷了因病致貧。同時,設立市縣兩級建檔立卡群眾醫療救助基金,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就醫機制,組建485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建檔立卡人口慢性病簽約服務率達100%,全市因病致貧的1.66萬人中已治愈4292人,經救治轉入慢病管理的達11550人,建檔立卡群眾基本告別了看病貴、看病難。
此外,我市還大力提升義務教育保障水平,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大控輟保學力度,全面啟動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學生信息采集建檔工作,嚴格落實營養餐改善計劃和建檔立卡(含農村低保)貧困家庭學生“三免一補”政策,健全完善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資助救助政策體系,確保了建檔立卡家庭子女有學上、上好學。